与此同时,各行业的数字化、智能化正在进入转型爆发期,全球与数字化转型相关的ICT支出2年内增长42%,67%的CEO们将数字化定为公司核心战略,61%的CEO计划2019年增加IT投资。
行业数字化、智能化转型风口来临之时,站在新起点的华为企业业务将有什么动作?
在3月21日召开的华为中国生态伙伴大会2019上,华为以“因聚而生·智能进化”为主题,明确了企业业务新定位,即从“被集成”到“Huawei Inside”,同时,面对ICT新生态,华为阐述向智能进化所做的四件“小事”和一件“大事”。
从“被集成”到 “Huawei Inside”
“华为企业业务成立8年,实现销售收入翻10倍。而中国区是重要的收入支柱,2018年收入规模将超500亿元。”华为公司董事、企业BG总裁阎力大在开场致辞中表示。
他表示,非常感谢中国合作伙伴,华为的成长离不开合作伙伴的支持,而合作伙伴也在与华为的合作中,实现了能力的提升。目前,华为在中国已经有2个百亿伙伴,过亿伙伴的数量也达到105家。同时,华为已经与700多家合作伙伴联合发布了900多个面向行业的解决方案,覆盖交通、电力、园区、智慧城市等众多领域。
经过多年发展,现在终于站在了智能时代的路口。转型时代,每个组织都要重新思考自己的定位和应对之道。
对此,阎力大提出,在智能时代,坚持“被集成”的基础上,华为企业业务的新定位是“Huawei Inside”,通过“无所不在的联接+数字平台+无所不及的智能”,致力于打造数字中国的底座、成为数字世界的内核。
实际上,“被集成”一直是华为企业业务恪守的准则,即不与合作伙伴争利,有所为有所不为,不偏离自己的业务主航道。而在数字化转型不断深化的智能时代,华为看到了新的机遇与挑战,将“平台+生态”战略演进为“平台+AI+生态”,为伙伴提供“+AI”的支持,共同实现智能进化。
同时在大会现场,阎力大还表示,经过中国企业的长期努力,中国IT市场迎来了蓬勃的发展,但Gartner第三方分析报告显示,未来三年,年中国ICT硬件投资年化增长将持续放缓。那么,未来是要分蛋糕还是做大市场?
答案是显然的。阎力大表示,华为将从自身出发,与合作伙伴一起做大蛋糕,共同朝向更高的追求,定义产业标准;提供更大的舞台,支撑更多伙伴站在世界数字化的舞台;提供更好的支持,从方案孵化、智能营销、方案复制、伙伴激励方面加大投入。
向智能进化路上的“大事”与 “小事”
在向智能进化的过程中,华为不做企鹅型团队,也不做游侠型团队,而要做军团型团队。
“只有聚合投融资、咨询服务、应用开发、集成服务、运营服务等不同类型的生态伙伴,才能组建起具有服务数字化转型能力的军团。而只有集体主动、智能应变,才能实现智能进化。”华为企业BG中国区总裁蔡英华在演讲中表示。
同时,面对ICT的生态变化,华为还通过一件“大事”和四件“小事”,向智能进化。
具体来说,四件“小事”,体现在人才获取、解决方案、交付服务、伙伴合作四个方面,而一件“大事”是华为在业界首先发布行业数字化转型方法论。
首先,人才获取不应该是大海捞针,而是按图索骥。对此,华为以生态大学为平台,联合超过300家高校共同打造国内首个ICT行业的全周期人才供应链,并基于此制定了在未来两年内规模培养AI人才的“创智计划”,为生态“造血”。
其次,解决方案从开发到销售,不应该是纷繁复杂,而是信手拈来。在解决方案方面,构建“解决方案伙伴计划”,面向伙伴们提供“三驾马车”:数字平台、OpenLab、Marketplace,从联合方案开发、验证、发布、上市到销售提供全流程的业务支持。
再次,行业解决方案交付不该是简单组合,而是珠联璧合。在交付服务方面,启动“服务伙伴能力提升计划”,华为聚焦于顶层设计、项目管理、集成验证、全栈云运营等能力,并持续投入对服务伙伴构建ICT基础设施服务能力和场景化服务能力的培养,形成面向客户优势互补的联合体,打造高品质的服务体验。
最后,伙伴合作不仅要携手并肩,更要高效协同。在伙伴合作方面,通过“企业e+”平台,实现各类伙伴统一入口,并利用AI等数字化技术,大幅缩短伙伴注册、认证、激励流程,提高生态合作效率。
通过自身数字化转型和伙伴转型的实践,华为进行总结,并上升到“方法论“,推出一套“行业数字化转型方法论”,让企业数字化转型不再摸着石头过河。
“华为数字化转型的方法论不是喊出来的是干出来的。”蔡英华表示,过去数年间,华为已投资超过百亿,用于自身组织架构和业务支撑平台的数字化转型,同时已经帮助10余个行业的1000余家客户,实现了行业数字化转型。
值得一提的是,蔡英华还将行业数字化转型方法论总结为“1个战略、2个保证条件、3个核心原则、4个关键行动”。
同时,作为行业数字化转型方法论的一个典型案例、也是华为行业解决方案能力的集中体现,华为在大会上还重磅发布了智慧园区解决方案。
智慧园区解决方案分为通用园区和行业园区。通用园区包括智能运营中心、综合安防、便捷通行、资产管理、能效管理、设施管理和环境空间七个场景,旨在重塑园区运营;行业园区首批发布地产园区、政府园区、智慧校园和化工园区,助力行业客户数字化转型。
华为企业BG智慧园区业务部总裁苏宝华在发布仪式上表示,华为以自己的园区为试验田,自己的降落伞自己跳,将孵化成熟的智慧园区解决方案推向市场。在此次发布会上,华为向与会嘉宾展示了一个真实的智慧园区,并现场演示了智能运营中心,资产管理和消防联动等场景,体现了对园区管理的状态可视、业务可控、事件可管。
苏宝华表示,合作伙伴对智慧园区至关重要。未来三年,华为智慧园区的核心伙伴将会增长20倍到3000家,共同致力于把数字世界带入每个园区,让智慧触手可及。
从“智慧岛”到展台:处处皆AI
除了主题演讲环节,华为谈到将“平台+生态”战略演进为“平台+AI+生态”,为伙伴提供“+AI”的支持。《通信产业报》(网)记者通过逛展发现,在华为利用30天时间搭建的“智慧岛”中,AI更是无处不在,从“无感入园”到智能导航、再到智能班车,20个体验点让2万多个参会观众沉浸在智能体验中。
此次大会主展厅也是以AI为主线,搭建了行业+AI,以及智慧园区、数字平台、华为云、生态大学、5G、手机终端等21个主展区,并设置34个生态伙伴展区, 超过440解决方案展点,与超过160伙伴联合展示。